博客年龄:18年0个月
访问:?
文章:21篇

个人描述

姓名:木鱼

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
一叶一菩提,一土一如来
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

为什么一定要文以载道

2007-09-19 13:21 阅读(?)评论(0)

为什么一定要文以载道

    最近又个话题很热,就是中小学生进行课改了,原来的重点篇目都不要了,孔乙己,阿Q正传都从课本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竟然是雪山飞狐之类,可怜的一身正气的先生竟然不敌金大侠,这叫人情何以堪啊???这中小学生的德智教育还怎么进行啊???天啊!中国教育的出路在哪啊???

    中国的文章向来重视文以载道,必要在某些方面给人以启迪,即便是一篇简单的游记,也顶要在后面注明,文章是哪天写的,和谁游的,途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应该怎么做,只有这样,这文章才上升了一个精神层次,到达了一定的政治高度,才可以流传下去,后人观之,难免捶足墩胸,难免发人深省,难免醍醐灌顶,难免失声曰噫先人做文尚且如此,况我等小人乎?

    前些日子,哈里波特火映,各种报道连篇累牍,有篇影评这样评价哈里波特,他只能成为流行,而不能成为经典。原因很简单,在哈里波特中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教育孩子的积极的事情,有的只是顺从孩子们的意愿塑造的各种形象,有若人烦的老师,有和老师对着干的学生,丝毫不见该有的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帮助弱小……言之凿凿,判了哈里波特的死刑。

   难道就非要文以载道吗?
   经典与流行之间就必须是对立的吗?

    《雪山飞狐》,《活着》受争议的一大理由就是他的身份问题,毕竟他还是俗文学啊,算是庶出,偏偏却撼动了人家嫡长子的正统地位,怎地不叫人难过啊! 他连最基本的文以载道都尚未做到,这叫人如何放心的下啊?道可道,非常道,他连这基本的“道”都没有,焉知不会玩物丧志啊?

    众所周知,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接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最初的艺术形式不过是人最初的审美体验。文章者,所以表天地、万物之情状也。作文最初应是生活的再现,情感的体验,其本身应是毫无功利性的,不过是志之所之也。而硬是要把文章上升到一个高度,弄出些个说教的东西,非要弄出个一二三来,难免会拉大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让作者与读者之间产生隔阂。任何一部作品都应该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创作出来的,读者通过二次创作对作品产生不同的解读,在无形中为艺术作品进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在民间进行流传与传承。中国向来把文学分为两类,即俗文化和雅文化。雅文化是用来做学问的,是阳春白雪,是高山流水,是只供少数精英学习品茗的。俗文化是用来娱乐大众的,是下里巴人,是穷街小巷茶余饭后,长夜无聊,雨窗孤寂的谈资读本。而上述两样新的语文教参若争议的篇目和哈里波特正是犯了这个错误。他们的作文目的,并不是为了劝喻世人、警示世人、唤醒世人,也不在于强调作品的社会教育作用,这对一些人看来是难以接受的。就如同那个评论员,他是陪孩子去的,看的同时就在想还要写影评,在从小看着黑猫警长,葫芦娃张大的他看来,哈里波特就象一出讨好孩子的闹剧。


    很多人担心,教参书改了后学生的德育质量可能会下跌。其实最重要的不是教科书选什么篇目,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怎么做人!学校也好,社会也好,首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一个人,做一个好人,然后才能继续去学习其他的东西。
个人认为,所谓文以载道的道无须摆出大姿态,大智慧,大标准来定位,世间万物皆有道,一草一树,一花一木,都应顺其发展,归于自然,大喜大悲可以记录,点滴小事也可记载,各人根据喜好进行选择,而读者在阅读中根据作者的表述,自然会窥知作者隐含其中的思想,点点滴滴,随心而发,随人而悟,让读者自己去发现美,体验美,没有必要非要弄出个“高大全”来,而目前的文以载道所要求的都几乎是要包含什么大道理,大智慧,要具有极强的说理性,看了一篇文章能从此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才好呢,从此翻然悔悟,重新做人!这才叫做主旋律。其实真正的文以载道应该是更贴近大众生活,反映大众的思想,与大众的需求相一致,不要因为哈里波特里面有戏耍老师的镜头就认为他不尊师重道,只知讨好读者,不要因为雪山飞狐入住新教材,就认为从此道德沦丧,真理不在!“道”小了,反倒让人较容易接受,拿掉晦涩的令学生望而生畏的老文章,换上他们感兴趣的容易的新内容,其教育的目的是相同的。删了老篇目,社会道德不见得会低到哪去;增加了新篇目,社会治安不见得会乱到哪去;学了这么多年老篇目,社会道德也未见得高到哪去。八荣八耻的提出,本身就是对社会道德的一个巨大讽刺。我们不要羊的教育,同时我们也不要狼的教育,我们不光自己要有一颗澄明的心,能够做到是非分明,嫉恶如仇,我们也要冷静的去看清世界,保护自己,对同样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同时还存有理想,《雪山飞狐》,《活着》就是这样,没什么不好,少了文以载道那些形而上的东西,加进学生更感兴趣的东西,贴进生活,更加自然,学生不至于认为书本离现实太遥远。他们没有照本宣科,没有故做姿态,作者与读者之间是平等的,学生会更有亲近感,会更主动学习。更何况《雪山飞狐》,《活着》本身是非常优秀的,读后绝对会给人以绝对的震撼!

    重要的是,我们不要因为拒绝流行而扼杀经典!

    鲁迅的文章是好的,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在我看来鲁迅的文章正是因为被选入课本才被糟蹋了。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应通过阅读,来对作品进行理解和解读,可几年来学生并没有从鲁迅的文章里感到先生的用心和良苦,有的只是不尽的就学压力,和背不完的名词解释以及与之相关的习题。学生并不是主动的自觉的去读鲁迅的文章,而是被动的去接受,囫囵吞枣,生吞活剥,若干年后只是引以自豪的喊出几句鲁迅的名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而再探究其根本,解读文本的深刻层意,大体上他们是说不出来的。对死记硬背的他们来说,这些早就忘光了。被动的阅读早已失去了鲁迅文章本身的行文意义。学生只会被动的去读那几篇被选入教参的篇目,恐惧的对先生其他的文章早失去了阅读的热情,哪怕这些作品相对来说更适合时下的青年,比如说《伤逝》。如果不是作为语文教参书,除去那些条条框框的标准答案,而是以文化欣赏的眼光来重新阅读,鲁迅的欢迎度要比现在还要高。被替换出语文教科书,对鲁迅先生来说是种解脱。

    课本要愉悦学生,要让学生从中学到快感,自觉自愿读书,让他们知道读好书是一种享受,而不是遭罪,也不是在例行公事。同时也不要本末倒置弄的象个画报,我曾经看过另一本高一的语文修改试用本,前半本较之早本略有改动,后半本就只能让我联想起小学时的自然知识读本,鱼儿怎么游,蝴蝶怎么飞,星体的运行轨迹是怎样的…….语文课本发展到这样一种地步才是真正的无奈和悲哀,简直是欲哭无泪!奇怪把语文书编的象个画报怎么就没有记者来报呢???
其实,与语文教材编成什么么样相比,民众更关心的是金大侠竟然把鲁迅给替换掉了,否则,即使是只把重点篇目都保留,剩下的全都换成儿歌与画报,大概也不会有人吭声。默默无闻搞课改,搞了这么多年,终于这回到是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了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